首页 动态

全球消息!寻宝安徽楚文化博物馆|两千年前的青铜车马器零构件

发布时间:2023-05-15 10:40:01来源:淮南旅游发布

寻宝安徽楚文化博物馆

两千年前的青铜车马器零构件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历史流动,可穿越千年,文物不言,可承载记忆。五一期间,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,看文物,探馆藏,感受满载历史的文物如何开启新的记忆。

青铜车马器是古代青铜工艺应用于战事生活和交通出行的一种体现,也是古代物质文明空前发展的标志之一。而历经两千余年岁月洗礼依旧保存完整的青铜车马器零构件,它的珍贵自然无需多言。

春秋后期,吴楚两国为争夺对江淮流域的控制权,战火持续不断,而位于淮河中游的寿县自然成为吴楚争夺江淮的首要之地。“蔡国最早建都于河南上蔡,春秋中期沦为楚国附属国,由于楚国的长期逼迫,公元前506年,蔡国与吴国结盟攻楚,从此,蔡、楚结怨。”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陈路介绍,“蔡国恐楚报复,求吴国庇佑,于公元前493年迁都寿县,由此卷入吴楚江淮之争,先后历经五位蔡侯。”

“我们今天要向大家展示的青铜车马器零构件,分别发现于90年西圈1号坑、96年西圈3号墓的蔡国贵族车马陪葬坑中。”陈路看着展示柜中的文物向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介绍。

陪葬的众多青铜车马器中,有的器物虽小,但纹饰细腻,工艺精湛,玲珑剔透,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“失腊法”铸造而成。陈路指着一套完整的“云纹龙首盖弓帽”表示,尤其是这套构件,历经2400多年历史依旧完整,24支一件不少,尤显其珍贵。

“云纹龙首盖弓帽是古代伞盖的弓帽,通体作弯曲的龙形,龙体中空可插入伞骨,另一侧用来钩挂伞面的织物,前端作立体龙形,后端是精美的三角云纹,中部采用嵌银工艺。”陈路介绍,盖弓帽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车制发展中的一次重大改进,它不仅解决了人们在乘车中饱尝风雨艰辛的困难,使长途出行成为可能,而且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时代,它成为身份的代表。

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,早在商末有车、马组合形式出现,西周时期,车马制度开始出现,马车被作为其拥有者等级身份的象征。战国初期,马车成为战事必备工具。战国晚期,骑兵逐渐取代战车成为主要的作战手段,主要作为出行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。“车马器各个器件的作用和意义不尽相同,这一套车马器零构件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蔡楚两国车制,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。”

陈路介绍,蔡国虽然在此地只生存了46年,但是四十多年的时间,让这块土地建立了一个诸侯国的国都,并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。公元前447年,楚惠王灭蔡,这座蔡国的都城又迎来了新的异乡人。至此,楚国彻底实现江淮统一。

策划:沈国冰

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 廖凌云 付莉荣 采制

淮南日报全媒体记者 张越 摄图

上一篇 下一篇
推荐阅读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