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老金短缺?这场论坛上,专家建议养老金融多从家庭想想办法 环球头条
随着人口寿命延长,全球老龄人口的比例将继续增加,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。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对现有金融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 为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,金融业如何应对养老金融机遇与挑战?
(相关资料图)
6月9日,国内外养老金融领域的领军人物齐聚陆家嘴论坛,共同探讨“养老金融的机遇与责任”。多位嘉宾建言,一方面多措并举发展个人养老金;另一方面创新制度安排,引导将家庭普通的储蓄转化成养老储备或者养老金,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金短缺挑战。
养老服务面临多重挑战
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指出,养老服务领域目前存在三方面突出矛盾:一是服务供给总量不够,按照70岁以上老年人中10%需要养老床位计算的话,我们国家现在缺300万张养老床位。二是供需对接不顺畅,缺少具有公信力的渠道和平台,让老百姓及时便捷得到高水平的养老服务。三是专业人员很匮乏,我们国家专业护理人员只有大约50万,失能、半失能老人大概4500万左右。按照1∶4计算,现在需要专业护理人员1000万以上。
此外,配套政策目前还不太到位,主要是政策细化不够、政策协调不够,也是养老服务领域面临的问题之一。
国民养老保险董事长叶海生表示,我国养老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老金储备不足。养老金不足主要是一二三支柱发展不平衡,第三支柱没有发展起来,和第一支柱现收现付的模式也有关。现收现付是短期横向平衡,从公平角度没有问题,但是从激励机制角度来讲,严重缺乏,导致很难积累。
中国太保总裁傅帆认为,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一方面,人口老龄化会导致资金服务双重承压,主要表现在现收现付制基本养老金缺口在扩大,家庭养老财富目前才刚刚起步,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健全。床位供给、护理服务以及科技运用还离目标有很大距离。另一方面,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经济社会转型加速,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,企业会越来越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数字化,有望成为养老金融未来长期的投资主题。
友邦保险总裁李源祥(LEE Yuan Siong)也指出,“长寿人群越来越多,人口老龄化的比例越来越高,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。人口红利的减少相应带来经济增长的减少,会进一步增加对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的压力,值得我们警醒。”
去年11月份,我国开始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,发展第三支柱。但据白涛透露,截至目前,个人养老金开户数突破3700万,账户中有资金的客户仅有900多万户,户均缴款额度在2000元左右。个人养老金推进的速度和效果与大家的预期有差距。
白涛分析指出,很多客户只开户不缴费,主要有三方面原因:一是政策激励层面不够;二是产品吸引力不是太强;三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归个人管理和操作,操作太复杂,不便捷。
多举措增厚养老金储备
对于国内个人养老金发展不及预期的问题,白涛建议,一是对中高收入群体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,对中低收入群体减免3%的提取税,避免产生挤出效应;二是针对不同的风险偏好和不同年龄段人群,设计针对性更强的产品;三是开放一个权威的公共平台,让大家共同购买产品,或者所有银行开放产品,让大家购买产品时有一个比较。
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,白涛建议,一要强化政府引导,在顶层设计、税收、物业、收入分配方面加强政策引导;二要强化理念宣导,希望社会各界积极营造“老有所养,人人有责”的理念,尤其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,要逐步成为社会的自觉;三要强化“个人尽早”,年轻人要尽早进行养老规划,共同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。
至于保险服务养老,白涛指出,要聚焦到保险公司主责主业上,突出保值增值,强化服务对接,延伸服务范围。把养老服务标准和相关服务高效对接起来,希望未来高科技领域能很好延伸到养老服务社区,进家庭、进千家万户、进机构,更好地服务养老社会的发展。
傅帆认为,保险行业应该把握自身特点,专注专业,构建三大核心能力。一是发挥保险业务优势,筑牢保障底线。保障是保险的本源,商业养老险能科学规划养老资金,也能提供保证收益以及失能赔付,专业价值无可替代。二是发挥社会管理职能,保险服务能助力风险减量。近年来,“产品+服务”模式已经成为行业共识,未来还将在支付与服务的衔接上打造体验。三是发挥资金融通功能,保险资金规模大、期限长,来源平稳,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和康养产业的长周期之间进行匹配,探索产业链投资,构建养老的大生态。
面对这些挑战,李源祥认为,可以通过政策制定者、私营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解决,通过寿险公司和资管公司合作,上海可以打造一套生态系统,支持退休金长期保障以及医保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,这不仅能带来老年人的金融保障,而且还会刺激经济增长,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金融科技也能扮演重要角色,利用用户友好型的整体平台,有效提升大家的福祉。
叶海生建议,政府、监管、机构、个人共同努力,通过调整家庭财务结构把养老金做起来,可以把家庭普通的储蓄转化成养老储备或者养老金,“同样都是家庭的财富,普通储蓄和养老金储备发挥的作用完全不同。”叶海生说,普通储蓄的存款利率都在下行,银行只能被动接受,如果转化成养老金,通过专业化机构投资运作,收益是有保障的,安全性更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