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在共谋新发展 良师引领促成长
志在共谋新发展 良师引领促成长
——天等县赵志良名校长工作室工作纪实
(资料图片)
□ 本报记者 陈文圣 通讯员 赵花艳
“我们农村学校在理念、教研、课题等方面跟县、市学校有很大差距,能加入工作室学习,我感到很荣幸。”天等县小山乡中心小学校长农大熟说。
“工作室的导师及伙伴们的悉心指导,帮助我开阔了学校管理思路。”天等县把荷乡中心小学校长覃杰说。
农大熟、覃杰口中的“工作室”,指的是天等县赵志良名校长工作室。
赵志良名校长工作室(以下简称“工作室”)是天等县首批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之一,由天等县城西小学校长赵志良主持,于2022年8月挂牌成立。培养对象包括天等县城关小学、天等县民族小学、小山乡中心小学、龙茗镇中心小学、把荷乡把荷中心小学五所学校的校长。
“我们以名校长工作室为载体,通过师带徒的培养形式,构建研修共同体。”谈及建立名校长工作室的初衷,天等县教育局局长冯建华如是说,“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名校长的引领作用和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,提升校长的核心素养,有力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。”
定调子——
“研”字当头,强化内功
“工作室一直坚持务真务实务本,以问题为导向,深入探讨和研究。”龙茗镇中心小学校长黄光慧说。
一年来,工作室采取“集中研修+分散研修”“线下研修+线上研修”等方式,通过开展校长论坛、研修培训、跟岗学习等途径,引领学员就学校发展规划、学校文化建设、课程建设、办学特色、教师队伍建设等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研修。
为夯实学员专业根基,工作室启动“悦读点亮心灯”读书活动。读书活动执行“1+X”模式,“1”是共读一本书,“x”是学员自选书籍。
“我为学员精心挑选《学校课程新样态》这本书,推荐‘湖湘学校文化建设云交流平台’公众号,重点学习学校文化和课程建设。”赵志良说,“通过倡导各学员静心读书,让自身经验更丰富、思维更敏捷、思想更丰盈,做一个富有感召力、思考力、学术力、行动力的新时代管理者。”
搭平台——
精准“帮”扶,协同发展
“经许必丰导师具体指导后,我校的办学理念、‘三风一训’得以重新提炼和提升,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完善。”农大熟说。
工作室实行特聘导师、工作室主持人共同指导的“双导师制”模式。2022年9月,工作室聘请自治区特级教师、原南宁市衡阳路小学校长许必丰担任特聘导师。
许必丰和赵志良两位导师入校调研,“把脉诊断”,进一步激活学员的治校思维。同时,根据各成员学校的办学历史、地域文化、教育管理、师资队伍、发展前景等实际情况,挖掘优势与特色,给予量身定制指导。就学校发展规划作专题讲座,推动学员对学校文化、办学理念、管理策略等各方面有新的认知与收获。据统计,目前特聘导师许必丰已到工作室成员学校开展专题讲座8场次,赵志良作专题讲座4场次。
工作室还积极发挥导师资源的作用,邀请专家、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到成员学校开展讲座、送教送培活动。今年4月,邀请天等籍老乡南宁市龙腾路小学党支部书记黄俏红、南宁市陈村小学校长吴彩玉到学校作学校管理经验分享;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签订结对协议,邀请该集团总校长黄平化到成员学校作课题指导;与广东省蓬江区多所学校联合开展送培送教、网络研讨活动,优化集体备课、校本教研体制。今年5月,成员学校与南宁市南湖小学、桂雅路小学、滨湖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,拓展学习培训平台。
“工作室成了优质学校管理者的‘孵化器’。”天等县城关小学校长陆咏峰感慨。
促提质——
提升素养,创新品牌
工作室坚持以课题研究求突破,以成果导向提升办学品质。
工作室基地学校天等县城西小学自2021年起开始劳动教育课题研究,开发《跟着节气学农耕》校本课程,构建“节气+N”课程体系,打造劳动教育特色文化品牌。2022年12月,该校被评为第二批自治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;今年5月,该校劳动教育案例被广西少工委采用在“广西少先队”公众号推出;今年7月,广西广播电视台和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录制播出“文明校园”系列节目《我是接班人》,赵志良及学生代表黄媛静在“校长说劳动”板块中受邀演讲。
工作室坚持以资源共享促进发展提质。“工作室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平台,目前,几个学员学校都在校内建设了劳动实践基地,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本校课程品牌。”赵志良说。
工作室的高位引领,激发各学员学校创新教育教学品牌。天等县城关小学获“全民的科学中心”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航天科普系列主题征文优秀组织奖、第37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普剧竞赛三等奖。天等县民族小学于2022年12月被命名为第一批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。龙茗镇中心小学被评为全国第四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。三所乡镇学校的学校管理、特色课程、教学质量均有较大提升。